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加深理解:一是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形成合力办好教育事业;二是强调深刻认识教育事业的规律性,从九个方面做出精辟论述;三是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个环节,贯穿教育各个领域,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强调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享有应有的社会声誉,改善教师生活待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五是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决破除“五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
一、什么是内涵建设
就学校而言,内涵建设的主要特征是提高办学质量,包括师资质量、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等,即通常所说的“软实力”。“硬实力”打造不易,“软实力”提升更难,需要学校练好内功,持之以恒,勇于创新才能实现。
二、建设一流学科、队伍
(一)建立一流学科
首先要明确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实质。学科是关于一门学问的知识的集成,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本质上而言,学科建设的过程是知识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也是知识体系构建、维护与更新的过程。
学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一是凝练学科方向,注重交叉融合与重点突破,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二是优化学科结构,加强科学论证和设计,完善学校的学科专业体系;三是汇聚学科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团队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四是搭建学科基地,从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资金等方面,为学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保障;五是创新学科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和统筹协调机制,为学科建设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六是完善学科建设规划,明晰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和建设策略,明确战略任务以及实施保障举措等。实现学科的内涵发展,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工夫。
学科建设要讲究效益、产出成果。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应有之义。要探索培养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知识面宽广、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二是产出原创性成果。要瞄准国际标准,形成中国学派,产出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要提高科学资政水平,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撑;要重视发挥行业特色大学的优势,促成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应该指出,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主学科,如师范大学的文理基础学科和教育、心理学科等,但特色学科和主学科不能直接与一流学科划等号,要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长期积累、重点突破,并得到学界和社会认可,逐步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建成一流学科,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立一流队伍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完善制度建设,改革教师的聘任、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二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将加强学术规范建设,避免学术腐败,倡导教师的团队精神等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涵;三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拓展能力,尤其是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发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助力教师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学各个环节;四是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年龄、专业、职称、学位、学缘、地缘结构,以及专兼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结构等,要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中的主要问题,推出举措,逐步优化;五是改善教师生活待遇,解除后顾之忧。要使高校教师体面生活、开心工作、在竞争中成长和发展。
其次,重视管理队伍建设。高校中层职能部门如何实现精干、高效,目前很多大学在进行积极探索,如“大部制”改革等。对管理人员来讲,要做到专业、敬业。要增强“双一流”建设大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对“双肩挑”干部来讲,首先也要做好服务、做出奉献。要引导和鼓励管理人员根据部处职能和个人职责,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研究问题,这样才能开拓性工作,才能有获得感,克服管理人员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
最后,吸引优质生源。随着今年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生源会成为学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我国目前2600多所普通高校,截至2017年底已有30多所高校停止招生,原因比较复杂,现象只有一个,招不满学生、完不成招生计划,补录也没有学生报考。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生存问题已不是危言耸听,要保证数量充足、质量结构合理的生源,就需要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改善社会声誉,增加对生源的吸引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调整人事聘任和考核制度,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要协调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相互平衡、相互制约,更加尊重学术权力,充分调动二级院系的积极性和教授、教师的创造性;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关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实现校务公开、信息透明,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要改革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学分制、弹性学习制度的改革和学生事务管理机制的创新。
大学改革需要举全校之力,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协同推进改革探索。以学分制改革为例,为何我国高校在改革开放后学习欧美国家实行学分制,但至今大部分高校只能实现学年学分制,关键是综合改革还不到位。学分制改革不仅仅是学校教学部门的责任,必须协调学校各相关部门进行系统改革。教学部门要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学生无课可选不能实现学分制,或者学生选到的课程是被吐槽的“水课”,这样的学分制也没有意义;同时,学分制的实施还必然涉及到学校人事聘任和考核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和学校后勤管理机制的配套改革,也涉及到学生工作的创新。实行完全学分制之后,传统的行政班级的概念可能会淡化,学生工作的基础和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有的高校将学分制改革、学生工作创新和书院制改革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以学生行政班级、专业、年级为依据划分的教学组织形式,辅导员住进学生书院,以书院为基础开展学生工作,这样就促进了完全学分制的改革。
四、营造优良文化
营造优良的大学文化,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基础。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有的学者又将大学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都是大学文化内化作用的产物;大学制定的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无一不受到大学文化外显作用的影响。比如,很多大学新校区的建筑风格乃至色彩与老校区的代表性建筑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很多大学把老校区经典的校门复制到新校区作为人文景观。从文化角度讲,这就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是文化渗透力的体现。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四年或者更长时间,走上社会时就要打上这所学校的文化烙印,而他们在社会上的整体表现又会对学校声誉带来重要影响。
营造优良的大学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大学应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文化人,发挥大学文化的熏陶和催化作用,为学生成才营造良好环境和育人氛围,这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大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品味、反思和升华。当前,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将其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后应强调指出,学校内涵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长期积累,没有捷径可循。学校内涵建设成功与否,不是靠行政发文宣布或学校自我宣称,也不取决于学校规模大小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关键是要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可以预期,大学强化质量意识,致力于内涵发展,励精图治、遵循规律、厚积薄发,建设目标一定会得以实现。